攝像頭成“睜眼瞎” 監控維護遇尷尬
“我住的這棟樓被小偷光顧了三次,小區里安裝的攝像頭很多都已報廢,想看下小偷的長相都沒法查。”近日,家住丁公路社區的熊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他所住的小區監控攝像頭“罷工”,居民生活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現象:多數小區存在攝像監控死角
針對熊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個小區。不論是老舊小區,還是新建小區,都或多或少存在監控攝像頭數量少、監控死角多的問題。
位于三經路中段的某一安全小區,門口掛了一塊“您已進入視頻監控范圍”的警示牌。可是該小區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小區內的監控視頻是沒用的,這塊警示牌就是個擺設,只能對外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隨后,記者來到四經路的江柴宿舍小區,看到該小區大門口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平時也有門衛在門口值班看守,但記者走進居民區后卻沒有看到“第二個”攝像頭。盡管門衛看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保障,但在小區中所發生的事情卻不能被監控攝像拍攝到。而位于豫章街道的江藥社區的大門、側門都沒有安裝攝像頭,也沒有人值班,陌生人可以隨意通過側門進入小區。
市民:監控不給力生活難安心
小區的監控防護措施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有了攝像頭,小偷不敢來。”監控攝像頭在南昌居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然而在采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自己小區的監控安防系統不到位,監控攝像頭要么壞了沒人維修,要么干脆就沒有安裝。大家希望自家小區的物業能夠多安裝幾個攝像頭,加大監控防護力度。
“我家遭遇了8次小偷,有一次中午吃飯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停在一樓樓道口的電動車就不見了。我認為居民樓的樓道口是最需要安裝監控的地方。”家住江藥社區的朱大爺說。和朱大爺有同樣看法的還有陳先生,“小區里沒有裝攝像頭,小區大門口的攝像頭其實也起不到很大作用。”陳先生說。
對此,東湖區墩子塘派出所的民警表示,小區內原則上是應該每50米安裝一個攝像頭,才能切實保障好業主的安全。具體裝在什么地方沒有明確規定,最好安裝在各單元進出口、道路拐角處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
部門:不能讓老舊攝像頭成為擺設
在防范意識越來越高的今天,小區的監控為何如此不給力?“就現狀而言,新開的樓盤一般會配備攝像頭,一些老舊社區的監控設備則不太齊全。市公安局會對繁華地段、街道等公共場所安裝攝像頭,但對小區攝像頭該如何安裝尚未出臺硬性的明文規定。”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保安大隊的鄧先生如是說。
據了解,市場上一個槍式攝像頭的費用為300元到1000元不等,球形攝像頭則要兩三千元。市場上的攝像頭一般是一年包換,一年后壞了就要請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攝像頭、鋪設線路再加上維修保養等一系列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由于小區業主與物業在管理費上缺乏足夠的溝通,這筆費用無人買單,就造成了許多小區老舊的攝像頭出現損壞得不到及時更換維修的情況,并最終成了擺設。
進駐我市多個樓盤的南昌恒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業公司在接管小區時,如果小區規劃有監控設備或者已經存在監控設備,且物業合同中對此做了描述,那么物業公司應當做好維護及使用好攝像頭,維護費用是在業主繳納的物業管理費用中出。如果需要對小區內的監控設備進行改造或增加設備,則需召開業主委員會商量費用來源。
編者提示:
建議新上馬的監控系統,安裝高清網絡攝像機,造價低 維修方便!
- 上一篇:【法規文件】關于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違法犯罪活動 2015/11/29
- 下一篇:DishHD歐美直播衛星平臺介紹 20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