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天線口徑的選擇
在選擇衛星天線的口徑時,應根據所接收衛星電視信號的波段及EIRP值、信噪比要求等因素確定。
由于C波段衛星轉發器發射的EIRP較小,有線電視系統接收時需要使用3米或者4.5米的天線才能滿意的接收衛星電視節目,KU波段轉發器EIRP較強,可以適當選擇口徑小一點的天線,為了保證收視效果,一般采用偏饋1.2米或者1.5米的天線,能保證下雨時也能克服雨衰正常工作。
在滿足信噪比的條件下,口徑大的天線由于半功率角小使其方向性強,而對衛星的定位要求較高。當風或者雨雪原因造成天線晃動時就會偏離衛星方向,使其信號明顯變差。而口徑小的天線,如3米天線的半功率角是6米天線的2倍,對衛星的定位要求就低一些。但也不是天線口徑越小越好,天線口徑太小時,輸入信號載噪比達不到門限值,就無法正常收看衛星電視節目,這涉及一個最小允許口徑,所謂最小允許口徑是指圖像基本不卡頓出現馬賽克時的天線口徑。
配用不同噪聲溫度和增益的高頻頭對天線口徑大小也有影響,比如采用17K 的衛星高頻頭比使用25K高頻頭效率要高,市面上65dB的高頻頭比55dB的高頻頭所需要的天線口徑要小一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線電視前端系統集體接收C波段信號選用3~4.5米口徑的衛星天線比較合適,超過6米時需要加衛星自動跟蹤裝置,家用個體接收,只要不小于最小允許口徑即可。
C波段和KU波頓 分體高頻頭
- 上一篇:高清機頂盒逐步普及對于普通盒子的區別在哪 2014/7/9
- 下一篇:DishHD歐美直播衛星平臺介紹 2013/8/6